作為一種高耗能的行業,鋼鐵是全球矚目的碳減排行業。鋼鐵冶金低碳轉型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支撐,更需要全球范圍內產業上下游協同達成共識。
11月18日,中國寶武聯合全球鋼鐵業及生態圈伙伴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聯盟由來自世界15個國家、62家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同組建。
中國寶武集團此舉贏得國外同行業的贊賞。聯盟成員之一,安賽樂米塔爾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桑杰表示,由寶武倡議成立的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是個非常棒的倡議。這個倡議讓鋼鐵價值鏈的上、中、下游的全球企業都可以參與到碳減排當中,并一起研發討論怎樣的碳減排技術對整個產業來說是最高效、有用的。
包括在內安賽樂米塔爾,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成員還有蒂森、塔塔、BHP、力拓、VALE、FMG等國際著名企業以及亞琛大學、烏克蘭冶金研究院、達涅利、普瑞特等科研院所和工程技術公司。國內聯盟成員單位有鞍鋼集團、河鋼集團、首鋼集團、沙鋼集團等20家鋼鐵企業,中國鋼研集團、江蘇產業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重慶大學、中南大學等11所大學以及來自鋼鐵上下游產業的合作伙伴。
鋼鐵低碳工藝的創新,離不開基礎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寶武集團還發起了低碳冶金創新基金,每年提供3500萬元資金重點資助低碳冶金領域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據了解,中國寶武集團設立該基金的目的為了資助低碳冶金領域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低碳冶金工藝技術探索和重大創新實踐,支撐低碳冶金技術進步和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寶武中央研究院公布《低碳冶金創新基金項目申報和管理指南》。中國寶武工程科學家朱仁良介紹,2021年項目指南將聚焦傳統流程低碳冶金、氫冶金、能源替代、冶金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鼓勵高效、可持續的鋼鐵及相關領域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等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
當天舉行的2021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論壇上,中國寶武集團還公布了低碳冶金技術路線圖。中國寶武碳中和冶金技術的發展將按鋼鐵流程極限能效減碳、重構高爐工藝技術減碳、氫冶金技術減碳、短流程近終形制造技術減碳、循環經濟減碳、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減碳六條路線部署和實施。
記者了解到,中國寶武曾于2021年1月20日在鋼鐵行業率先發布碳減排宣言: 2021年發布低碳冶金路線圖,2023年力爭實現碳達峰,2025年具備減碳30%工藝技術能力,2035年力爭減碳30%,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
“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已進入峰值平臺期,碳達峰可能在2024年或‘十四五’前期實現,峰值約為17-18億噸。”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在論壇上表示,鋼鐵行業落實雙碳目標進程中,產業結構調整與流程結構是兩大重要抓手,關鍵共性技術突破是重要支撐,節能、界面技術、智能制造是有效手段。